印染廢水澄清凈化用工業(yè)片堿氫氧化鈉
2 NaCl + 2 H2O → 2 NaOH + Cl2↑ + H2↑
19世紀以前,片堿的制備通常會先以勒布朗法〈Leblanc process〉生成前驅(qū)物碳酸鈉,化工片堿,再通過高溫煅燒,使得碳酸鈉分解為氧化鈉與二氧化碳,后,將氧化鈉溶于水中,便可制得片堿:
Na2CO3 → Na2O + CO2↑
Na2O + H2O → 2 NaOH
另外,也可利用復分解制備片堿,片堿出售,碳酸鈉〈俗稱為蘇打)與氫氧化鈣〈俗稱為熟石灰〉的反應方程式如下所示:Na2CO3 + Ca(OH)2 → CaCO3↓ + 2 NaOH
氫氧化鈉 (NaOH,俗稱片堿 火堿、燒鹼、苛1性鈉。在香港稱為哥士的)常溫下是一種白色晶體,具有強腐蝕性。易溶于水,其水溶液呈強鹼性,能使酚酞變紅。







采取間歇法鍋式蒸煮工藝制得合格的熔融堿,蕪湖片堿,將該熔融堿送至溶堿高位槽(槽底部可用燒煤、燒油或燒別的可燃氣體舉行保溫,槽內(nèi)液面可用行程開關(guān)或溢流裝置控制),再將其自高位槽經(jīng)調(diào)治流量加進片堿機下部的弧形堿槽。采取模式蒸發(fā)工藝生產(chǎn)的合格熔融堿通過成品疏散器的液封裝置自流進進弧形槽。片堿機的冷卻滾筒外貌開有燕尾槽,滾筒下部浸如進弧形堿槽中深度為20~25mm?;⌒螇A槽靠提拔裝置保持在所需的位置上或停車時能倒盡槽內(nèi)熔融堿。冷卻水由滾筒軸承一真此中心引進,從水管上的噴嘴噴出,片堿廠家,噴淋冷卻滾筒的表里貌,之后從另一端軸承的中心引出。冷卻水的出口管與水噴射泵毗連,形成肯定真空,使冷卻水能及時傾軋,包管充實利用冷卻滾筒的換熱面積。通過調(diào)解滾筒的轉(zhuǎn)速與滾筒浸進弧形槽的深度來調(diào)治片堿厚度(~)。隨著滾筒的旋轉(zhuǎn),滾筒外外貌凝結(jié)的堿層不絕被刮1刀鏟下,即得到片堿。片堿經(jīng)成品貯斗進進帶冷水夾套的螺旋運送器(或稱絞龍)。運送進程中,片堿被進一步冷卻、破裂,然后包裝送進塑料包裝袋,經(jīng)磅秤舉行定量包裝。

